研读新课标
聚力新课堂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基于核心素养育人理念的课程实施,建构“双减”背景下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结构和学习形态,全面检测教师“学课标、研课标、用课标”的能力,推进“教-学-评一体化”。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新课标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示活动。
依据市教科院下发的《泰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义务教育新课标(2022年版)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2022年11月开始,我校便展开了一系列准备工作。
一、精心选拔
根据要求,学校实行学科教研组内报名、推荐与学校审核考核的方式,经过一系列的筛选,最终确定出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物理、化学九大学科的9名优秀教师参加活动。
二、前期准备
本次活动不仅仅是一个赛课活动,更是对学校各科教研组及全体教师“学课标、研课标、用课标”能力的一个考验,是带动各教研组开展学科教研的良好契机。确定人选后,各学科组内的老师们精心研究、互相帮助、群策群力,为参赛的老师们进言献策,合作共赢的教研氛围如火如荼。教师素养展示活动把教师拉近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三、参加活动
因疫情关系,活动由年前推迟到了年后,并于3月1日开始陆续展开了各个学科的素养展示活动。
参赛教师们精心准备,在活动中积极表现,崭露头角。
比赛活动中,参与听课的老师们,认真听课,记录详实,每一个精彩的片段,每一个灵感的火花都及时记录下来。边听边记,边记边思,在学习中提升自己。
四、总结收获
比赛结束后,参赛教师回校再上比赛汇报课。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听课,不仅从中学到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领略了优秀教师的风采,也明白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比赛活动加强了校际之间的交流学习,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部分参赛教师的参赛感悟。
希望我们走过的路都繁花盛开
——参加2023年泰安市新课标暨教师素养大赛心得体会
泰安实验中学初中部 郭敏
这眼前的风,我说了不算,你应该独自去吹一吹。它是浪漫的,也是未知的。你顺着它走,或者逆着他走,尽管会走的远一些,尽管走得难一些,你会遇见没有路的山,没有船的海。
——题记
周末,照看孩子之时,我收到领导一则消息,消息通知我要撰写一篇参加泰安市语文新课标大赛活动的心得。可能是这两天教学工作较多,心得一直没有落笔去写。我想,更多的是蓦然回首,参加比赛的一路辛劳,我不知从何谈起吧。
曾几何时,面对未知的世界,我也困惑怀疑。我深知自己本非美玉,故而不敢加以刻苦琢磨,却又半信自己是块美玉,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所以当我回望来时一步步走过的路,面对未知的事情,我总会都会安慰自己说:长大了就好了,毕业了就好了,工作了就好了。是的,靠着这份精神的自我鼓励,十年的日子里,我从山西来到山东,有了幸福的家庭,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有了自己的可爱女儿。一路走来,路途虽有波折,但也在越过了重重的山岗中,貌似体会到谪仙人的"轻舟已过万重山"的人生快意。可是对于想当好语文老师的我来说,我明白,在教学中长大,这一条路,漫长而艰辛。
明朝即长路,惜取此时心。或许是源于自己对于语文的热爱,或许是对于语文教学有些许见解,也或许是凭着平时工作里的较真这股劲,2022年11月8日,我荣幸的得到学校领导金彬校长、王鸿雁校长,语文组大咖侯晓燕老师、张建琪老师的亲睐,被推选参加泰安市新课标大赛活动。
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心里无比欣喜、期待。欣喜于我以一个代课老师身份来到实中后,经过不断历练能得到一个参加市级比赛的机会,之前都不敢想象的事情就在眼前,实属难得。期待于之前听过数次的大型公开课比赛,自己也迫切需要机会去历练,而机会就在眼前。
可是随即欣喜、期待开始消失,焦虑担心开始吞没了我。语文新课标是什么?面对书架里这本蓝色封皮的被人调侃为“语文老师最头疼的书目”,它非常陌生。是的,得到它后,我翻阅的次数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去真正解读它。说的更真实点,我甚至不知道课标细化到了哪里。我对它的记忆只停留在暑假里参加学校布置的暑假研修和讲座的粗枝大叶,只是简单知道有核心素养、有大单元、有学习任务群的建立。就这样我能参加比赛吗?当然不能!所以这一天,我设定好目标,不管工作多忙,一个星期内必须把新课标认真的学习一遍。带着这份,朝霞日暮中,深宵灯火下,我开始了我的学习,慢慢的,书开始变厚,我完成了对新课标的前两遍的解读,期待着比赛的到来。
可是,人生总是变数无穷,事情都是一股作气再而衰。12月份,新的一波疫情袭来,全校师生被迫开始线上学习,在日日夜夜的教学忙碌中,我慢慢的把比赛这件事抛之脑后。歌德说过“人有两个灵魂,一个不断向上攀升,一个向下坠落,人生就是这两个灵魂之间的挣扎与斗争。”我偶尔良心发现,想继续学习的心思还是被“算了,以后再说,比赛肯定还早着呢”这种可怕的想法所占据,显然,我的攀升随即也会被拖延和懒惰战胜。我开始忽视了新课标的学习,开始在安逸的教学生活中度过,总觉得以后有的是学习时间,可是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啊。
开学之后,冥冥之中,直觉告诉我比赛肯定会马上进行。果真如此,2月21日,王校长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到全市3月份将完成新课标达标比赛活动。一时之间,慌乱和紧张萦绕我心头。慌乱中,我告诉自己稳下心来,我需要真正去努力了。当天我立刻翻开尘封已久的新课标,突然发现之前所掌握的知识已然忘记,脑袋里形成的知识框架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现在想来,肯定是之前解读不够仔细认真。这时候,我先生提示我可以求助于弟妹。弟妹最近几年报了各种辅导机构,呕心沥血的准备考编,同样是语文老师,她一定对新课标解读有自己的见解。于是我求助了弟妹,弟妹很热情的分享给我新课标专家解读视频和学习视频,并鼓励我加油努力。就这样,一个星期内,带着大家的期待,我鼓足干劲,利用碎片化时间重新拾起新课标,继续进行学习。
3月1日上午,在上完课回办公室路上,我收到了我们语文教研组长谭越老师发给我了新课标活动通知。通知赫然写的比赛时间为3月6日—3月10日。细看通知,我快速了解到3月4日将进行笔试并进行比赛抽签,单元设计为八下第四单元,讲课内容也将从这单元抽取。我脑海里快速将教材翻阅一遍,如果没记错,应该是活动探究单元,是枯燥且不好讲解的演讲主题的单元。得到这条至关重要的消息后,我快速回办公室后,坐在桌前开始梳理接下来5天里要做的任务:第一,再次进行新课标学习,刷题做题,备战新课标笔试。第二,依据新课标,找到大单元设计模板。第三,根据大单元设计模板,设计八下第四单元单元整体设计。
此后的几天里,可以说我拼尽了数年以来都没有过的努力。我见过深夜12点校园里的灯光闪烁,我见过凌晨3点的海棠花未眠。爱人说我彻底变成了“忘崽妈妈”,同事说许久不见我去食堂吃饭。我恨不得一分一秒都紧握手中。我利用起所有时间,吃饭中、课间十分钟、回家路上,上厕所时间等等,除了背诵新课标知识之外,我还着在网络上找各种大单元资源和背诵新课标知识。面对非常陌生的大单元设计,我请教了极有经验的有见解的侯晓燕老师,侯老师耐心的给我分享了许多经典设计。就这样,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慢慢的在迷雾中找到了方向。
杨绛先生先生说过:“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常态。”人生的路上,哪有那么多平坦。3月3日,星期五,正当我为还有半天空余时间学习而感到高兴的时候,收拾书本准备回家,而我的脚步就像灌了铅一样,双腿像马上要炸裂一样,身体冷到一直颤抖。我发烧了,39度。我先生来接我回家,刚上车,我就泪流不止的大哭起来,捶打自己,恨自己身体不争气,关键时刻掉链子;悔恨自己这几天没勤喝水,上火感冒找到自己;埋怨自己不提前准备,时间仓促怕不能更好完成。尽管先生不断的安慰我,说我最近吃饭不规律,熬夜次数太多,所以身体倒下了,但是我的世界还是一片灰暗。回到小区,我找到诊所许大夫,拿药、吃药,浑浑噩噩的一天就这样过去。
3月4日,周六,这是我要参加笔试的一天。早晨,我高烧未退,为了让自己身体快速恢复原来的状态,脑袋昏昏沉沉的我拖着疲惫的身体7点半来到诊所进行输液。为了利用这宝贵上午时间,我拿着电脑、书本走进诊所,要求大夫把输液的针打到脚上,许大夫说像我这样的敬业的老师实属难得,调侃说要把我拍到网上。下午2点,我来到市教科院进行笔试。候考前,我们进行了抽签。幸运的是,我抽到3月9日讲课,这意味着我还有三天准备的时间。带着这份好运,虽然我身体依旧不舒服,但笔试过程还算顺利。考试结束后,我由衷的感慨多亏前段时间努力学习,也明白了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学习要放心上的真理。
此后的三天里,我开始花心思去着手落实单元设计和课时设计。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进行过单元整体设计的我来说,这真是步履维艰。从网络上找各种各样的模板,我拿过来发现根本不好落实。此时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去突破这种瓶颈。迷茫之中,我决定追溯本源,走近课本。我翻开课本,深入文本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和文章。翻开新课标,我一页页找到课标中对本单元教学的要求和指导。除了回归课本,我还能做些什么呢?我一遍遍问自己。教学,学生是主体。对于演讲的话题,孩子们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学到的是什么。只有知道孩子们想要什么,这一单元的教学才有意义啊。所以带着这些问题,3月6日,我求助了我最信任的孩子们。利用课下时间,我找到我们2个班80多个孩子们,拜托孩子们根据自己所需,把关于演讲的问题罗列到卡片上,孩子们非常热情的告诉了我他们的问题。有的孩子还非常热心的给我提了上课的小妙招。中午吃饭时间,我拿出孩子们所写的卡片,一个个梳理并记录到笔记本里。这些小卡片到现在为止还整齐的放在我抽屉里,因为它们是我最宝贵的财富。
慢慢的,经过梳理,我找出了孩子们对于“演讲”最想学到的问题。电光火石间,我的大单元设计开始有了头绪,瞬间,我的“任督六脉”被打通。6日的晚上,下班后,我一口气把单元设计中教材分析、课标分析、学情分析、活动设计全部完成。评价表格,我一个个亲手制作;单元的思维导图我自己筛选模板,认真思考并完善内容。天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东西,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完成。这天晚上,键盘上的敲击声陪伴到我凌晨4点。后来回想,这一晚我竟然码了4万多字。
单元整体设计文稿完成后,我又开始进行细化。我想到:教学设计中,如果想要抓住学生和评委老师的心,除了文稿之外,好的标题更能够吸引评委注意力;课堂中还要设计新颖的情境活动,教学设计呈现需要图文并茂。对于标题,我围绕“演讲”思考片刻,确定了“思春风发于胸臆,言醴泉流于唇齿”作为主标题。对于课堂活动,我想起最近社会上特别热门的“躺平”和“内卷”的话题,这个话题学生也特别感兴趣,我何不先设计个吸引学生的辩论赛,然后由辩论再引出演讲。于是我开始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图片,设计辩论赛。针对后面第三活动,学生对演讲有了解,也敢于去撰写演讲稿,那怎么去演讲才能达到效果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我开始查阅各种资料,观看各种优秀的演讲视频,我开始挖掘灵感,突然想到新课标里要求教学要关注社会现象。于是我引用社会上人们2023年央视春晚《给我一分钟》节目的评价,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生活去发现学习演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引导学生去大胆说话表达。单元教学设计的最后,我回归生活,设计了围绕泰山文化,泰城宣传为主线的演讲活动,激发学生演讲热情,鼓励学生将演讲回归生活,运用到生活中,紧扣了新课标的核心素养。
时间飞逝,步履匆匆。下午4点,我们在微信群里抽取了课题。我抽中了篇幅最长的《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虽然我前几天已经有了初步准备,虽然我还是很抗拒这篇冗长的文章,但事实就摆在面前。既然它选择了我,我必定要认真解读它,来将“单项选择”变成更好的遇见。细一些,再细一些。我开始重新认真解读这篇文章,我开始查找作者王选和这篇演讲稿的各种资料,一遍遍写教案,一遍遍梳理上课思路,一遍遍修改课件,终于,第一遍的课时设计完成。
课堂是检验教学设计的唯一标准。为了呈现一堂更好的公开课,侯晓燕老师和张建琪老师一再嘱咐我要尽力多次的试讲,她们听课,发现问题后我再进行修改优化。谭越老师很热心的帮我找到试讲班级。其他语文老师都也抽空去博文中学听课,给我带回了非常宝贵的听课心得和意见。3月7日下午第一节,我在初三二班进行了第一次试讲。组内侯晓燕老师、张建琪老师、谭越老师、苏灵玉老师都来帮我磨课。下课后,老师们立刻对我这堂课进行了议课。老师们谈了自己最真实的观课感受,应该说,他们的观课感受和我自己上完课感受基本吻合。这堂课结构上还是完整,但只能算一节常规课。但课堂上的导入环节太过复杂,要进行删减;虽然文章篇幅很长,学生不好理解,但是对于文本讲解要更深一些等等的问题都需要调整。
四位老师对我这堂课“开好了药方”后,留给我半天时间,提醒我必须重新优化调整讲课思路和结构,并约好次日在初三五班再次进行试讲。可是到底该怎么细化落实呢?这时候由于前期感冒还没好,我脑子昏昏沉沉,整个人就和个闷葫芦一样。我在办公室徘徊许久,但始终没有头绪。无奈之下,我再次打开老师们的评课记录,再读,觉得人人说的都有道理。可是把他们的建议整合起来,并且全部细化到教学设计里,真的好难。我开始怀疑自己。敢啃硬骨头,才能练好牙口!我鼓起勇气,重新开始调整自己的讲课思路。下班后,我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在之前的自己设计思路上对导入、重难点讲解进行调整……
人间最美三月天,3月8日,属于我们女性的女神节。我利用午饭时间又重新梳理了一下课件。去博文中学的安静姝老师刚到学校就找到我,她很热心的把自己上午听课心得分享给了我,给了我很多中肯的意见。下午1点40分,当我想趴在桌上休息片刻时,侯老师发给了我一篇课堂实录,并告诉我这个实录设计很独特,我可以看看,或许可以帮我找到新的灵感。我如获珍宝,瞬间清醒。
下午第一节,侯晓燕老师、张建琪老师、苏灵玉老师如约而至,我开始了我的第二次试讲。这次讲课,或许是这几天的辛劳派上用场,或许是源于同事姐姐们的鼓励,我比之前从容了很多,状态也松弛了很多,整堂课要比第一次好很多,但还是暴露出一些问题。课后评课环节,侯老师指出这篇文章篇幅很长,我这堂课重难点还是不够突出,张老师提到课堂上师生互动还是不够,还需花费心思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大家都建议我可以参考那个精彩的课堂实录,看看里面有没有适合我自己的想法然后学习借鉴。于是我回到办公室里,我开始认真翻阅这个课堂实录,不得不说的确精彩。对于我一贯风格,再精彩也是别人的设计,也是别人咀嚼过的东西,我肯定不能完全照搬过来,这不是我的风格。但是反过来说,毕竟这是一次比赛,我要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适合自己的我可以选择性的借鉴。所以我决定还是保留我原来的课堂设计,在此基础上,我优化了我的标题和主问题。下午五点,我驱车前往博文中学,见了明天要授课的学生。晚上7点,我又匆匆忙忙的找到家附近的打印室,彩印出了我的单元教学整体设计。
时间飞逝,步履匆匆。3月9号,这一天终于来了。之前抽到的讲课时间是9号上午第四节。这就意味着,除了去比赛现场时间,我还有两节课时间,所以组内老师建议我再试讲一节,以便更好的熟悉讲课环节。于是我又在初三六班进行了试讲。整堂课比较流程,我的状态也比之前更加从容。上完课后,侯老师和张老师都认为课堂后面我选取的“躺”和“卷”好像和整堂课设置不是特别融洽,建议我换成之前那篇精彩实录的话题。虽然两位老师的意见特别中肯,但是比赛马上进行,我再改思路肯定是行不动的。一方面我肯定不熟悉,另一方面“躺”“卷”
话题是我结合社会热点而选择的,我很熟悉,所以我认为学生会感兴趣,应该也会达到我所想要的教育意义。
时间一分一秒的溜去,上课评课花费了我两节课时间,眼看离10点45分,我只剩最后的1小时。可是课件上的动画细节我还需要马上进行更改,本课时的教学设计我还没有打印出来订好,以便比赛时和单元设计一起上交评委。怎么办?无助的我不知所措。这时候建琪老师嘱咐我说别紧张,她帮我打印出课时教学设计。我来到五楼办公室,拿到打印好的教学设计。两位恩师一边安慰我不要紧张,一边又帮我树立信心,瞬间慌乱的我倍感有无穷的力量。
带着大家的期许,我和王娟老师踏上去比赛的路途。一路上,王老师不断鼓励我,为我加油打气。可是,越是关键时期,越容易出问题。我突然想起课件中的一些细节我还没有来得及更改。我打开电脑,抓紧时间去完善课件。可是我发现,慌乱中我竟然把鼠标和课本遗忘在学校。哎,真是崩溃到了极点。幸亏细心的王老师带了自己的课本,解了我燃眉之急。匆匆忙忙中,我们终于到了泰安二中。走近比赛现场,我松了一口气,时间正好,我还有最后15分钟时间调整自己的状态。
10点45分,铃声一响,属于我的时间终于到了。面对一群陌生的学生,面对台下众多的同仁,面对一个个严肃认真的评委老师,面对一场我从来没有参加过的大赛,不知怎么,我竟然有从来没有过的快意和放松,就像赛后侯老师评价我是爆发型的老师,张老师说我肯定能轻松应对一样。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我好像天生就早已与教育结缘。我爱语文,我爱语文教学这篇热土,爱我的一支粉笔,爱我三尺讲台,爱我课本里的每一字每一言。带着这种热爱,我信心百倍,激情澎湃,认真完成了我的比赛。
虽然这堂课还有些许遗憾,我还是收到了陪同我参赛的王娟老师和王雯婧老师的点赞,收到了语文组老师们的肯定。大家评价说我展现了属于我自己的风采,展示出了最好的自己。
大赛始于初秋终于春末,尽管比赛结果我现在还无从得知,但一路走来,艰难和心酸只有自己所知。
“树高千尺,不忘其源”,感谢实中给我提供的历练的大平台;感谢金彬校长、王鸿雁校长给予我信任和厚望,指引我漫漫人生路上不断努力前行;感谢侯晓燕老师、张建琪老师对我的用心良苦、教诲不倦;感谢我们语文组良师益友们对我的帮助鼓励。感谢我回家再晚,也一直为留一盏灯的家人们。
此外,感谢走的很慢,但一直努力向前的自己。
理想的高台或许很难攀登,但仰望它追逐它积极前行,总会有所收获。或许终点到底在哪里,我也不清楚。或许终点也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走了很远的路,最终找到的人,是我们自己。
参加“泰安市义务教育新课标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示活动”
心得体会
泰安实验中学初中部周莉莉
为期六天的“泰安市义务教育新课标教学达标暨教师素养展示活动”终于落下帷幕,重新梳理这六天来的点滴,可以说收获满满。
3月16日从同事那里偶然得知报名的新课标比赛3月20日就要举办了,我竟然没有收到通知,可想而知当时有多紧张。同事告诉我消息的时候用大脑一片空白来形容毫不为过,多方打听,终于看到了新课标比赛的文件,尽管年前就已经报名,自己也有一定准备,但看到指定的课题《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这一课时,心里有点打退堂鼓,甚至有点想放弃。一来16、17号我们学校正在进行3月份月考,学生都在忙着考试,就算16号晚上熬夜备好了课,整个初一年级没有一个班可以让我来上课,18、19号又是周末,20号一早要参加笔试,我是根本没有时间去磨课;二来从任教一来一直在担任高中的教学工作,在初中阶段任教还不到一年,而且一直在初三年级任教,对于初一学生的心理特征、年龄特征、学习状态完全不了解,各种问题夹杂在一起,说实话,弃赛的念头一直在脑海里。
16日下午监考时,眼睛盯着学生,脑子里一直在构思,各种方案,庆幸的是监考结束后和历史组其他老师讨论时,我的思路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就这样确立了以“博物馆招聘”这一情境为线索进行本堂课的教学。但是脑海中的设想执行起来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首先,我完全不了解初一学生的学情,只能凭借初一年级老师给我的建议和平时听公开课时对初一学生的了解来制定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其次,面试环节设计的解说词学生是否能按照我的预期完成?第三,设计的教学流程是否能在45分钟内顺利完成?还有,我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巧妙的引出博物馆这一主题呢?在此,我真心的感谢《学习强国》,学习强国的确有很多优质资源值得我们去引用,正好前几天学习时看到过一个关于博物馆的小视频,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了。视频的名字叫《博物馆是什么》,通过介绍一些博物馆,并提出问题“你有多久没有去博物馆了”正好可以借这个问题拉近和学生的距离,从而顺利导入本课。17号考试结束后,和初一一个班的班主任沟通后得到了一节课进行第一次磨课。第一次磨课可以说是问题百出,但看到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就知道最起码设计的教学情境是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而且通过这一节课,我也对初一学生的学情有了深入的了解。
周末回家后在第一次磨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学情进一步完善课件。第一次体会到了教学是包括学生学和教师教的双向活动,我的教学设计、教学构想是否能落到实处,是否具有可行性,没有学生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干等,也正好利用周末时间完成比赛的另一项,本课题所在的单元教学设计。上学期报名比赛后,自己也阅读了一些关于单元教学的理论性文章和单元教学设计的案例,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困难重重。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我知道了单元教学设计包括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单元学校活动设计、单元作业设计、单元评价设计、单元资源设计,比如对于单元作业设计部分,再结合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能明显感觉到新课标下对于学生的作业布置原来可以如此多样。我们以前总是抱怨学生不能高质量完成作业,现在才发现问题的根源是我们没有结合学生特点布置适合孩子的作业,在我固有的认知里作业就是做题,而通过本次参赛使我认识到还有很多方式的作业来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工作以后也会去读一些专业性的文章,但仅仅停留在读的层面,缺乏深度思考。本次参赛正好给了我一次深度思考的机会,也使我对新课标下的“教—学—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自己开始进行反思,在教学中是否这样做了,是否转变了自己的固有思维,是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经过周末的进一步准备,周日晚上又抽空在一个班讲了一遍,尽管结果也并不尽如人意,备课组的老师又提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既然是招聘,那如何评价学生,评价机制该如何设置、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在课堂上是否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评价?这些问题不解决,我设计的活动就没有意义,就没有办法最大限度提升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反复讨论,最终确定通过小组综合打分的方式解决。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回答问题,从声音洪亮、表达流畅、史实正确三个方面打分,基础分10分,根据表现进行加减。考虑到在其他组学生回答问题时,会有学生不认真听,制造声音,最后将课堂秩序也作为打分的标准之一。
本次教学设计在博物馆招聘的笔试、面试环节结束后,还有一个向游客讲解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一是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二是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刚开始只是让学生进行讲解,我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进行点评、补充,但这种做法并没有真正引发学生的思考。几经思考,决定在这一环节通过《唐长安城》和《元大都》平面图进行比较的方式进行,既可以培养学生从历史图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还可以通过对比更好的理解蒙古族的汉化,后来的课堂效果证明这样的调整是正确的。
周一早上参加完笔试后,抽签我抽到了周二下午比赛。这个比赛顺序对我来说也是喜乐参半吧,开心的是可以多出整整一天的时间打磨课堂,难过的是根据比赛规则我只能听到一位老师的讲课。周二早上结合之前课堂中发现的问题又进行了最后一次磨课,这次磨课结束后我信心满满,感觉终于达到了自己预期的效果,班上的同学也配合的非常好。下午怀着紧张的心情去参加比赛,尽管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有点紧张,深怕发生技术性的失误。下午一到比赛场地就调试课件、视频,没有任何问题,我就拔下了U盘,可悲的是上课前U盘居然出问题了,很庆幸自己准备了两个U盘。如果写的这些文字能有机会被其他同仁看到,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技术性的操作。在这里穿插一个小插曲,为了在小组讨论阶段使学生有时间观念,我想在课件里差一个计时器,从周一晚上到讲课前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这个计时器,但总是存在问题,到后来都想要放弃了,但没想到的是参赛学校的电脑上居然自带计时器,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所以参加比赛时大家要尽可能的去制作大众化的课件,避免出现意外影响效果。
整堂课进行的还算顺利,但是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被我很好的调动起来,有点影响课堂效果。在讲完课发现时间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紧张,我完全可以在小组代表回答相关问题时多一些评价和补充。只能说没有完美的公开课,在正式比赛前磨课三四遍,不同的班级发现不同的问题,我只能尽力去完善这些问题。我们常说学生都具有差异性,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适合这个班的教学方式不一定适合另一个班级,作为一名教师,我只能尽全力将最好的课呈现给我的学生。
比赛结束后可以如愿去听听别的老师讲课了,最后一位讲课的是一名男老师,从这名老师一上讲台就能感受到他强大的感染力。还未上课之前他就通过拉家常的方式和学生沟通,一上课,通过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引起了学生的喝彩,课堂氛围顿时被调动起来。在课堂讲述的过程中他也能及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尽管在我看来这位老师的授课方式并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尤其其中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时,他要求学生要用教材的原话进行作答,我就不太赞同。另外这个老师在讲课时,竟然讲错了一个知识点,在公开课这种场合大家难免紧张,一不小心是会说错话,但是讲错知识点对老师来说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取的,对教材的熟悉程度是教师专业性的表现。但这名老师最后的作业设计的确很优秀,基本上班上大部分学生做题的兴趣都被提起来了他并没有常规性的在讲完课后设计几道选择题,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制作大事年表,绘制时间轴、补充时空坐标。
前后为期六天的比赛终于落下帷幕了,准备前的紧张不安,甚至想要打退堂鼓,幸好有办公室同事的加油打气让我坚持了下来。磨课过程中历史组的各位老师不厌其烦的听课、磨课、提出修改意见,尤其我在学校担任的是初三年级的课程,而本次抽到的课题是初一年级的,初一年级的两位老师还专门调课让我进行打磨,真的是万分感激。比赛结束的那天下午真的是如释重负,但通过这次比赛自己的确学习到了很多,首先对于新课标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其次也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尤其是应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应变能力;最后,通过比赛参与听课也从其他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最后通过一位老师的话结束本文:公开课在教师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几乎所有优秀教师成长都经历了从听公开课到上公开课这样一个过程。公开课对于教师认识的提升、专业技能的提高、改革热情的激发都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面对“新课标”,守正初心、创新教法,是泰安崇远每一位教师坚定不移的信念!掌握“新课标”非一朝一夕之功,泰安崇远教师们将会不断学习、解读、实践新课标,撷一缕清新的花香抚过心间,在教学实践的路上酝酿一程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