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泰山崇远学校开展第三期智慧父母讲堂

发布时间:[2019-11-24 9:7:21]    浏览量:2161次

      为加强家校联系,助力亲子间有效的沟通交流,培育更为优秀的崇远学子,11月22日,我校召开第三期智慧父母讲堂,本期智慧父母讲堂我们邀请了泰安市心理学会专家团彭海燕老师,她为全体初一学生家长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家庭教育讲座。

      “孩子的学习谁做主”成为本堂课的中心话题,此次讲座彭老师在调研了崇远学校家长朋友们的教育困惑和疑虑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的对家长朋友们存在的诸多教育子女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剖析和讲解。

       彭老师通过自身经历阐述父母教育子女时面临的种种难题,并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以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从三体脑的特性出发,分析皮质脑、哺乳脑、爬虫脑三者之间的分工与合作的关系,从而向家长揭示出孩子学习、生活产生的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根本原因。


     

       彭老师提到,最好的学习,是鼓励青少年自主学习,带着对学习的兴趣或者对成长的期待去学习。对于孩子来说,最高效的学习常常发生在孩子边玩边学的过程中。轻松趣味的氛围,配合游戏环节的设置,能够实现青少年的高效学习。这也许是家长教育、培养孩子的新方向。


       彭老师生动有趣、内涵深刻的讲座引起了家长朋友们的共鸣,讲座内容从教育实际出发,让家长朋友们切身体会到教育子女需要走进孩子的内心,真正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我校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学生的家庭教育,提升家长教育意识,增长家长教育知识,是崇远家校共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智慧父母讲堂系列活动的开展架起了学校和家庭的桥梁,形成了家校合力,不仅为家长们指点迷津,更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铺垫了理论基石。


初一三班徐文飞扬妈妈的心得体会

《孩子的学习谁做主》


      今天下午参加了崇远学校“智慧父母讲堂”系列讲座的第三期。由彭海燕老师主讲的“孩子的学习谁做主”。彭老师通过讲座前的一张家长调查问卷总结出六种青春期孩子的行为表现:

1. 顶嘴、不按师长要求做

2.“多管闲事”

3.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

4.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

5.成就感与挫败感交替

6.情绪易波动、难自制

以上的六点特征在初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身上的表现是比较明显的。

彭老师通过游戏、家长互动等有趣的方式对大脑神经结构的分布及每个阶段表现出的学习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剖析。

当大脑处于安全与紧张的状态孩子所表现的学习状态进行了明显的对比。让我也深刻的体会到在与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家长做不够的地方。原来当大脑处于安全状态时分泌血清素、内啡肽、催产素、多巴胺。感觉的表现在快乐、满足、安全、上瘾。此时孩子的学习表现是:积极、勇于挑战、快乐学习、思路清晰、超长发挥、专注、有趣、探索、创新。当大脑紧张时内分泌肾上腺素、皮质醇。此时整个身体的生理水平呈现出随时逃跑或搏斗准备,此时爬虫脑部分在工作。逻辑思维、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受到严重影响。在这种身体状态下孩子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状态下孩子学习表现,我们也不难看出作为家长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关系到了孩子的学习状态,影响到了孩子的学习质量。

安全是孩子的最大的需求。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多向孩子传递积极向上、有益健康成长的正能量,管理好家长自身的情绪。正如彭老师所说“情绪人人有,遥控在我手”发展孩子智力,开发孩子大脑,需要我们家长:

1. 用多种感官,让孩子去学习、去体验、去经历。

2. 孩子要有一个放松的状态,信息才能更有效的输入。

3. 做孩子思维能力发展的陪练和助推器。

教育孩子我们一直在路上,让我们家长心怀未来,做孩子的行为教练,做孩子的心灵导师!


初一四班岳逸轩爸爸的心得分享

   《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


       120/220,79/91,四个数字什么意义呢?120是我对自己一分钟拍手次数的预测,220是我一分钟的实际拍手次数;79是孩子开学前的体重,91是孩子开学30天后的体重。很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当然包括我自己,认为自己是成年人了,对自己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其实不然,由于我们对风险的惧怕,我们会常常低估了自己,由于我们对孩子全身心的“爱”,我们常常低估了自己的孩子。
       开学初,我深怕孩子吃不好、睡不好,不能照顾自己,结果,孩子30天下来,阳光大男孩一个,长了12斤,甚至还包含了7天的军训。孩子来到寄宿学校,家长应该学会相信孩子,永远不要低估孩子的能力,使他们走向独立。其实,孩子的能力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是我们不敢、不愿意撒手。孩子来到寄宿学校,不再询问今天吃什么,穿什么衣服,穿哪双鞋子,如何和舍友相处,都需要锻炼、学习。但是,看看宿舍整齐划一的水杯、牙缸、被子和宿舍卫生,你就发现你的孩子绝对是有能力的。
       作为寄宿制学生的家长,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留给孩子一个“勤奋”的背影,指导孩子的一生。其次要敢于放手,勇于“断奶”,相信孩子的独立能力,培训孩子走向独立。当然,要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和学校的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孩子,及时纠正他的方向,而不是把孩子“扔”给学校,一切随风。

       有点散乱,却是我的真实感受。


                                                              初一四班王雨萱妈妈的心得体会

 
        彭海燕老师围绕这几个问题给我们这些孩子刚上初一的家长作了一个解惑。孩子刚上初一,从小学三门学科一下增加到了七门学科,可以说学习的压力翻了一倍,紧张的学习生活使孩子变得焦虑、叛逆、不听话。
       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的这一些变化?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持久而深入的理解。今天老师点名批评孩子了,孩子的学习有问题了,就多关注一些。看到孩子学习成绩下降了或哪个地方做的不好了,就开始忧虑了。对孩子的教育缺乏一个客观的掌控,对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的够不够,自己心里没底,变的煎熬、迷茫、焦虑。

       当我们困惑的时候,崇远父母讲堂彭海燕老师的授课,给我们打开一扇窗,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心理方面的知识掌握一些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最理想的状态—孩子懂的,我们懂,孩子不懂,我们也懂。这个漫长的求索过程,要求我们要勤奋好学,做一个智慧型父母。